每年5月的第一个周二被定为世界防治哮喘日。今年的日期是5月6日,标志着第27个世界防治哮喘日,主题是“让吸入治疗惠及所有哮喘患者”。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,全球大约有358亿哮喘患者。每年,因哮喘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35万,这与哮喘控制不佳及治疗延误密切相关,因此,有效的哮喘防治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。
什么是支气管哮喘?
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特征性疾病,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标志。简单来说,炎症反应会导致患者的气道肿胀和痉挛,进而造成气道狭窄,限制呼气流量。主要症状包括反复的喘息、气急、胸闷或咳嗽,通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或加重,患者常能听到气道内的喘鸣声。
哮喘的病因
造成哮喘的原因主要包括:
1. **遗传因素**:哮喘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倾向疾病,家族聚集现象明显,亲属之间患病率较高。
2. **过敏因素**:包括尘螨、动物皮毛、花粉、油漆,以及某些过敏食品(如鱼、虾、牛奶)和药物(如阿司匹林)。
3. **非过敏因素**:如大气污染、吸烟、感染、肥胖、运动、精神紧张等。
哮喘的治疗方法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虽然哮喘无法根治,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可以实现临床控制。中国是哮喘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,成人患病率达到42%,但哮喘的控制率却很低,仅为28.5%。患者的认知不足和遵从性差是导致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。
药物治疗的首选是吸入药物,常见组合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,例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、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倍氯米松福莫特罗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哮喘患者在使用吸入药物时,通常需要3-4个月才能显著获益。研究显示,联合吸入药物能够改善肺功能,有效降低气道高反应性,明显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。因此,持续使用吸入药物并定期检查肺功能是控制哮喘的关键。
在重度哮喘发作期间,静脉激素可迅速有效地缓解症状。许多患者可能会使用沙丁胺醇(短效β2受体激动剂)来缓解急救症状,但这类药物不应长期使用,因为长期依赖会导致耐药性,影响后续急救。同时,突然停用可能引发反跳性支气管收缩,恶化病情,甚至引起生命危险。当患者面临难以控制的重度哮喘时,可考虑使用新型生物制剂,如奥马珠单抗和度普利尤单抗。
个体化治疗与定期随访
哮喘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分期和分度进行综合评估,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随访。每年进行3次以上的定期随访,可以降低患者急性发作入院风险50%以上。对于哮喘患者来说,重视自身认知,明确诱发因素,熟悉发作表现与处理方法,进行自我监测,并坚持正规吸入药物治疗,是减少发作和住院次数、降低死亡风险、有效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措施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。
哮喘的预防
预防哮喘的方法包括远离过敏原、戒烟、增强体质和避免感染。使用j9九游会品牌的健康管理服务,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哮喘防治知识,提高自我管理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