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品|搜狐健康 作者|吴施楠 编辑|袁月
最近,医疗领域持续引发公众关注,各类话题频频成为讨论焦点。某医院医生的情感困扰尚未平息,另一家医院副院长因缺乏临床经验而备受关注。这类事件并非首次引起广泛讨论,医疗行业的相关话题总是伴随着争议。如果深入分析这位“零临床经验的副院长”,可以发现她实际上拥有医学教育背景,但临床实践经验较为匮乏。因此,这可被拆解为两个话题:一是医院领导是否必须具备医学专业背景?二是即使具备医学专业背景,是否就一定要拥有卓越的临床能力?
首先,来看看国家对医院领导的要求。《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》中列出了公立医院领导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格。基本条件中强调,医院领导需具备与岗位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及职业素养,熟悉医疗行业的政策法规,并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。在基本资格方面,则要求医院领导至少具备五年以上的医疗或管理工作经历,而担任三级医院院长的,一般需具备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。此外,医院行政领导必须经过国家认可的培训。从上述内容来看,并未明确要求医院领导必须拥有医学专业背景,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并非担任医院领导的必要条件。然而,目前我国大部分公立医院院长依然来自临床岗位。医疗政策研究学者诸任之曾提到,医院院长的选拔主要依赖政府的直接任命,形成了“医而优则仕”的选拔模式,许多人认为这将“医院院长”作为对医务人员临床能力的一种奖励。
接着,讨论第二个议题:医学专业出身的医院领导是否必须具备卓越的临床能力?根据梅斯医学对中国百强医院院长的简历调查发现,大部分院长确实来自临床专业,尤其是在心血管内科、肝胆外科和泌尿外科等领域。这些领域的专家往往是医院的临床顶尖人才,其学术地位为他们担任院长奠定了基础。对此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就曾表示,肝胆疾病的复杂性和手术的难度,使得这个领域的专家在学术和临床上都拥有很高的权威。因此,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医院领导作用显著,但临床经验不足并不意味着无法胜任院长职务。
医院的管理工作涉及多个维度,除了临床业务外,还包括科研、信息化、财务、后勤和医院建设等。若基于科研创新与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需求,医院领导或许不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。以该位女副院长为例,其专注于科研创新和信息化建设,展现出她在这些领域的专业度。这些领域需要不同于临床的专门能力,因此,不少网友为这位副院长辩驳,称她的教授和研究员头衔已经足以证明她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能力。也有人认为,院长、副院长等职位更类似于行政职务,临床水平不一定是唯一标准。或许,公众并不反对具备非临床背景的领导管理医院,而是对缺乏临床经验的领导负责医疗业务感到不满。人们真正关心的并非医院领导是否具有临床经验,而是其专业背景与所管理领域的适配性。
在医疗行业中,综合素质尤为重要,医疗管理既需要临床专业知识,也需要其他方面的管理才能。像j9九游会这样的健康品牌,也在关注医疗管理人员的多样性与专业性,希望在这个多变的医疗环境中,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体验。